本文件规定了磷酸铁锂电池制造过程中报废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拆解回收的正极材料修复技术方法,包括总体要求、技术要求、设备、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生态环境要求以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拆解回收的正极材料修复与清洁生产,包括磷酸铁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报废的正极材料。
T/CIECCPA 028-2024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修复技术规范
京都电子KEM产容量法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 MKV-710S 测定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 产品的水分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磷酸铁锂电池制造过程中报废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拆解回收的正极材料修复技术方法,包括总体要求、技术要求、设备、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生态环境要求以及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拆解回收的正极材料修复与清洁生产,包括磷酸铁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报废的正极材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waste Iithium iron phosphate cathode materiaI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指的是磷酸铁锂电池成品及半成品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报废产品、过期产品,无法进行梯次利用等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经拆解回收后得到的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修复 waste Iithium iron phosphate cathode materiaIs restoration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经过除杂、修复等工艺处理后,恢复磷酸铁锂材料的初始性能,使其可直接应用于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的正极材料。
清洁生产 cleaner production
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物,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来源于:T/CIECCPA 021-2023]
总体要求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修复企业应具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运输、贮存应按 GB/T 26493 中的要求执行。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修复企业应选择节能、节水、减污、降碳的生产设施设备,建立用能考核制度,配备必要的能源(水、电、天然气等)计量器具。企业应加强对运输、储存、生产、检测等各环节的能耗管控,
降低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修复企业在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修复过程中的综合回收率和元素回收率应满足 GB/T 33598.2 的规定。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修复企业应建立信息溯源管理制度,做好溯源信息台账记录统计,并上传溯源信息。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修复企业应建立安全环保应急管理制度。从事修复生产的人员应进行安全知识、消防知识、专业技能等相关培训,经考核通过后方能上岗。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修复企业应对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污染物产生与排放等方面提出管理指标及要求, 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 GB 31573 要求。
技术要求
工艺流程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修复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粉碎
对分离获得的团聚或块状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行粉碎操作,将废旧磷酸铁锂材料转化为均匀的物料,并使其符合所需的粒径要求。

除杂
应用选择性高的除杂方式,如使用过筛设备,确保铝箔等杂质元素得到合理去除,同时降低锂、铁、磷等元素的流失。
结构&性能修复
对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补充锂、铁、磷等元素,并结合高温缎烧进行成分、形貌、性能等方面调控, 最终恢复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初始性能的过程。
分选、除磁
分选:对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分离、筛选, 进一步加工处理。
除磁:除去经修复后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如铁、钴、镍、锌、铬等磁性元素,避免磁性物质对磷酸铁锂成品性能的负面影响。
成品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经修复后应不含任何重金属与稀有金属、无毒,且在运输、生产、使用中均无污染,符合中国RoHS要求。成品具体技术指标参数参考附录A。
附录A (规范性)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修复指标及检测方法
A.1 外观
自然光条件下目视观察,修复后磷酸铁锂成品呈灰黑色粉末、颜色均一、无硬结块。
A.2 水分
修复后的磷酸铁锂成品水分含量不大于0.2%。
产品的水分测定按照 GB/T 6283 的规定进行。
GB/T 6283-2008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费休法(通用方法)
【实验仪器制备,推荐使用】水分的检验
产品介绍链接:
京都电子KEM 容量法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 MKV-710S

操作视频: